首页

歌迪丝女s

时间:2025-05-25 15:09:16 作者:从“摘星辰”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:20065

 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(高龙安 苍雁)“上‘太空’的感觉太刺激了。”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,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,大笑不止:“这太疯狂了,你们也要试试。”

 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,也是筑梦星辰(长春)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,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“太空的感觉”。

  5月23日至24日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“感知中国——科技创新发展之旅”,他们走进企业、展馆,了解汽车、光学、航天等领域的发展。

  长春被誉为“汽车城”“光学城”,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、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,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。

  走进馆内,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。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,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,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“手可摘星辰”和“高处不胜寒”;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,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“机械臂”,完成“太空舱”对接任务;戴上VR眼镜,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。

 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,一边自拍。“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,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。”

 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,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——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“船”,却无法触摸到,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,然后开玩笑地说:“这是魔法。”

5月24日,吉林长春,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。 高龙安 摄

 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,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。激光测距、电光转换、偏振光实验,他一边阅读说明,一边分析原理。“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。”

  在中德合资车企——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。

 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,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。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,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,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,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。

 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。他说,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。

  卡洛斯表示,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,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。他说,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,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。

  在厂区门前,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。卡洛斯说:“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,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碧水繁花映三峡

“打造专营机构、丰富机构类型,有利于更精准有效提供差异化、多样化服务,更好提升绿色金融供给水平。”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。

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?

当时正是医院人流相对密集的时候,独自一人又赤手空拳的马旭璋不想激怒对方造成现场失控,危及更多群众的生命安全,便冲持刀男子说:“怎么回事?不要激动,有事慢慢说,把刀放下……”

青海多部门印发《方案》 探索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

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,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探索,华东师范大学在“汇大中小智慧,建课程、聚师资、创项目;合家校社力量,建平台、聚资源、畅信息”,以破解以上问题方面,积累了一定经验,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举措。

“牢记嘱托,跑出奋斗强军加速度”——军队人大代表捎来全军官兵的心里话

构建第三代半导体和商业航天全产业链,加快布局深海空天、全空间无人体系等前沿领域,培育低空经济、可燃冰等新赛道,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……眼下,南沙正推进环港科大(广州)创新区建设,打造先进成果孵化地。

自然资源部:截至年2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16.8万件

“家燕,顾名思义,就是经常栖息于人类居住的环境,如房顶、电线等人工构筑物上。”据宁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家燕有着群居特性,该现象与海边村庄的气温、通风,以及附近的食物和水源有关,是反映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一种体现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